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小龙虾水稻,以及小龙虾水稻共生种植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水稻套养小龙虾技术
1、水稻套养小龙虾技术主要包括稻田选择、稻田改造以及虾种放养三个关键环节:稻田选择:水源条件: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和洪灾影响的稻田,确保小龙虾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水质要求:水质需清新、无污染,以保证小龙虾的健康生长。土壤条件:土壤应肥沃、保水性能好,有利于水稻和小龙虾的共同生长。
2、在实践中,虾稻连作模式需关注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和水稻的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优化,实现农田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饲养细节: 包括水草栽培、水稻管理、小龙虾蜕壳管理和疾病防治等。 需要科学调控水位、施肥和用药,确保小龙虾和水稻的健康生长。 收获与上市: 定期捕捞小龙虾,捕大留小,以保持稻田的适宜密度。 小龙虾通过虾笼或地笼进行捕捞,在插秧前排干稻田中的水。
4、肥料管理: 基肥施用:插秧前一次性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于耕作层,为小龙虾和水稻提供持续养分。 追肥管理:追肥时,每亩使用尿素约5千克,每月施一次;复合肥料每亩使用量为10千克。避免使用氨水、碳酸氢铵等***性化肥,以免伤害小龙虾。
5、第一类放养方式:稻谷收获后的9月上旬,直接将种虾投放至稻田中,让其自然繁殖。每亩放养个体重量在40克以上的小龙虾约500只,雌雄比例3:1。第二类放养方式:5月份水稻栽种后,每亩投放规格为3厘米的幼体虾约30千克。确保幼虾质量:放养的幼虾应健康、活力强,避免带病虾苗进入稻田。
6、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饲养管理 稻田养殖小龙虾基肥要足,应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公斤/亩,复合肥10公斤/亩,或施有机肥。
探索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虾稻共作种养新模式
1、虾稻共作复合模式是将部分虾稻共作田作为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利用冬闲田开展虾稻连作,或者池塘、田塘开展小龙虾专养,实现繁养分离,达到养大虾的目的。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小龙虾苗种供应问题,同时生产大规格商品虾,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小龙虾的需求。复合模式亩均支出相对较高,但亩均纯收入也最高,是提升小龙虾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2、湖北潜江小龙虾养殖基地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潜江市境内,其养殖技术以“虾稻共作”模式为主。养殖基地概况 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布局合理,集中连片,形成了产销功能齐全的新格局。
3、稻谷产量保持500-700斤,按3-8元/斤折算,占总收入8%-12%。稻虾米品牌化后可增值0.5-1元/斤。典型地区对比 湖北潜江***用「虾稻共作」模式,2023年统计显示亩均利润超5000元。江苏盱眙因冬季温棚养殖延长上市期,每亩增收800-1200元。
4、稻虾轮作养殖模式是一种循环利用稻田资源的高效养殖方式。其特点与要点如下:基本流程: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稻谷收割后进行小龙虾养殖。养殖期结束后,稻田休耕一年,让土壤得到恢复,第三年再重新种植水稻,形成一个三年一个循环的模式。
5、小龙虾养殖亩产范围在300-600斤,其中普通池塘精养模式亩产多为300-400斤,高产精养塘可达500斤以上,稻虾共作模式亩产约200-300斤。小龙虾产量受养殖技术、水质条件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
稻田养殖小龙虾怎样饲养管理?
1、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肥料管理、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三个方面: 肥料管理: 基肥施用:插秧前一次性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于耕作层,为小龙虾和水稻提供持续养分。 追肥管理:追肥时,每亩使用尿素约5千克,每月施一次;复合肥料每亩使用量为10千克。避免使用氨水、碳酸氢铵等***性化肥,以免伤害小龙虾。
2、稻田饲养小龙虾后可起到除草、除害虫的作用,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喷农药。虾稻轮作:利用稻田水体种一季稻,待稻谷收割后养殖小龙虾,第二年不种稻,第三年再种一季稻,每三年一个轮回。稻虾轮作有利于保持稻田养虾的生态环境,提高商品虾的品位和价位。
3、稻田管理:消毒与施肥:种养前要暴晒田地数日,用生石灰水全田泼洒消毒,之后用人、畜粪作为田间基肥。水分管理:晒田时水分不能完全晒开,稻田一般使用有机肥,避免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肥料。农药使用:小龙虾对农药敏感,尽量使用生物制剂农药,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换水:稻田里的水要经常更换。
稻田养小龙虾稻虾连作技术
1、在实践中,虾稻连作模式需关注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和水稻的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优化,实现农田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稻虾连作技术是一种在稻田内交替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的高效种养模式。以下是关于稻虾连作技术的详细介绍: 概念: 稻虾连作模式即在稻田中种植水稻后养殖小龙虾。 每年89月投放亲虾或910月投放幼虾,次年45月收获成虾,接着进行水稻插秧。 预计亩产小龙虾100公斤,水稻500公斤,产值可达4500元。
3、虾稻共作标准模式是目前养殖生产的主要模式,即生产一季稻、两季虾。该模式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是潜江市虾稻共作的基础模式。通过合理布局稻田与虾沟,实现水稻与小龙虾的共生共养。小龙虾在稻田中活动,有助于疏松土壤、改善水质,同时其排泄物也为水稻提供了养分。
关于小龙虾水稻和小龙虾水稻共生种植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龙虾水稻共生种植技术、小龙虾水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